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 电话:15308086818
  • 邮箱:824204777@qq.com
  • 联系人:吴老师 熊老师
  •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一环路东五段46号天紫界写字楼2410室

历年真题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工程师 > 历年真题 > 正文

2013年注册安全工程师《法律知识》真题及答案2

作者:吴老师 来源:西南鲁班培训 日期:2015-03-13 21:40:55 人气:0 

 11.某省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在对一大型施工工地进行安全检查时发现,有两个施工单位在一个作业区域进行可能含有危及对本安全生产的施工作业,这两个施工单位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而且未确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该省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当即下达逾期整改通知书,但这个两个施工单位逾期仍未改正。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该省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当(  )。

  A.对两个施工单位处以罚款

  B.责令两个施工单位停业整顿

  C.吊销两个单位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D.吊销两个单位的施工许可证

  【参考答案】B

  解析: 《安全生产法》第87条“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可能危及对方安全生产的生产经营活动,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

  12.某安全监测中介机构在对某钢铁厂新安装的设备进行检测验收时,未按规定进行检验,便出具了检测验收报告,致使设备投入使用后不久因其存在的重大隐患引发事故,造成多人死亡。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监管部门对该安全监测中介机构除处以罚款、对相关责任者追究行政责任外,还应给予的行政处罚是(  )。

  A.吊销营业执照

  B.责令停业整顿

  C.撤销检测机构资格

  D.撤销监测机构负责人资格

  【参考答案】C

  解析:《安全生产法》第79条“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单处或者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对有前款违法行为的机构,撤销其相应资格。

  13.依据《消防法》的规定,商场营业期间发生严重火灾时。下列灭火救援的做法,错误的是(  )。

  A.商场组织火灾现场扑救时,优先抢救贵重物品

  B.商场员工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撤离

  C.消防队接到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救援遇险人员,实施扑救

  D.医疗单位及时赶赴现场,实施伤员救治

  【参考答案】A

  解析:《消防法》第43、44、45条“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当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消防队接到火警,必须立即赶赴火灾现场,救助遇险人员,排除险情,扑灭火灾。第四十五条明确了火灾现场扑救的组织指挥,规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统一组织和指挥火灾现场扑救,应当优先保障遇险人员的生命安全。

  14.甲企业与乙企业相邻,甲企业发生火灾后乙企业立即给予支援,最终在公安消防队的带领下成功扑灭大火,依据《消防法》的规定,乙企业损耗的灭火剂、器材及装备等应由(  )给予补偿。

  A.甲企业

  B.保险公司

  C.当地人民政府

  D.公安消防队

  【参考答案】C

  解析:《消防法》第49条“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扑救火灾、应急救援,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单位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参加扑救外单位火灾所损耗的燃料、灭火剂和器材、装备等,由火灾发生地的人民政府给予补偿。”,此题超出教材,宁德春老师精讲班“消防法”特意强调圈出,每年有一道消防法题目超出教材,有记忆即可答出。

  15.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下列车辆通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动车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的交叉路口时,应当减速慢行,并让行人先行

  B.机动车载运爆炸物品应当按照最短路线、指定的时间和速度行驶

  C.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速度不能超过30公里

  D.铰接式客车驶入高速公路,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20公里

  【参考答案】A

  解析: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过;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时,应当减速慢行,并让行人和优先通行的车辆先行。机动车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应当与经公安机关批准后,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悬挂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km。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铰接式客车、全挂拖斗车以及其他设计最高时速低于70km的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20km。

  16.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下列道路通行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程建设挖掘道路,施工作业完毕无需经过验收即可恢复通行

  B.在城市道路施划停车泊位必须报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C.无行人过街设施的城市医院门前的道路应施划人行横道线并设置提示标志

  D.道路出现坍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及时修复

  【参考答案】C

  解析:A 选项中需要道路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验收合格,B选项中为政府有关部门,D选项应为道路主管部门修复。《交通安全法》第32条因工程建设需要占用、挖掘道路,或者跨越、穿越道路架设、增设管线设施,应当事先征得道路主管部门的同意;影响交通安全的,还应当征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同意。施工作业单位应当在经批准的路段和时间内施工作业,并在距离施工作业地点来车方向安全距离处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采取防护措施;施工作业完毕,应当迅速清除道路上的障碍物,消除安全隐患,经道路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验收合格,符合通行要求后,方可恢复通行。对未中断交通的施工作业道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交通安全监督检查,维护道路交通秩序。

  第33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建筑、商业街区、居住区、大(中)型建筑等,应当配建、增建停车场;停车泊位不足的,应当及时改建或者扩建;投入使用的停车场不得擅自停止使用或者改作他用。在城市道路范围内,在不影响行人、车辆通行的情况下,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施划停车泊位。第34条 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门前的道路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施划人行横道线,设置提示标志。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应当按照规划设置盲道。

  17.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突发事件预警级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为一、二和三级,分别用红、橙和黄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等级

  B.分为一、二和三级,分别用黄、橙和红色标示,三级为最高等级

  C.分为一、二、三和四级,分别用红、橙、黄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等级

  D.分为一、二、三和四级,分别用蓝、黄、橙和红色标示,四级为最高等级

  【参考答案】C

  解析:《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18.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应急监测与预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乡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村民委员会建立专职信息报告员制度

  B.县级人民政府应当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突发事件信息

  C.对即将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市级人民政府不得越级上报

  D.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制定

  【参考答案】B

  解析:《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突发事件负首要的应对处置责任,包括信息的收集、险情的监测和预警、组织调动应急队伍,依法采取必要的其他应对措施《突发事件应对法》授权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规定的部门制定预警级别划分标准。

  19.陈某承包经营电镀厂,未按照国家标准为电镀设备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导致两名工人作业时触电死亡。根据《刑法》的规定,陈某的行为构成(  )。

  A.失职渎职罪

  B.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C.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

  D.玩忽职守罪

  【参考答案】B

  解析: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是指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宁德春老师习题班“刑法”习题中习题基本一致。

  20.某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当场死亡5人,主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李某未向有关部门报告,贻误了事故抢险救援的时机,又导致3人死亡,依据《刑法》及相关规定,对李某的处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B.应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C.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D.应处以拘役

  【参考答案】C

  解析:《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规定:“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第二款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规定的 “情节特别严重”:1)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死亡三人以上,或者增加重伤十人以上,或者增加直接经济损失三百万元以上的;2)采用暴力、胁迫、命令等方式阻止他人报告事故情况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3)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